本文目录一览:
建筑碳中和设计的关键要素及其策略研究
1、核心要点:该要素主要关注建筑在使用阶段所产生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现代建筑以电力消耗为主,而火力发电会产生大量碳排放。策略方向:通过主动及被动节能技术减少外部电力能源使用,增加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水电、风电的使用,以实现运营阶段近乎零碳排放。
2、以下是对建筑行业碳中和策略的思考,主要聚焦在三个方向:低碳规划和绿色建筑设计 低碳建筑,或称为绿色建筑,是建筑行业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然而,在过去,绿色建筑的概念更多地被理解为技术的堆砌,而在规划和建筑设计上的重视程度不足。
3、建筑设计中的碳中和理念 绿色建筑材料的选择:优先选用低碳、环保、可再生的建筑材料,如竹材、石材、再生塑料等,减少建筑过程中的碳排放。节能设计:通过合理的建筑布局、朝向、窗墙比等设计手段,充分利用自然光、自然通风,减少空调、照明等设备的能耗。
4、建筑碳中和设计还需要考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确保设计方案符合当地的文化、经济和社会需求,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在建筑设计中融入绿色出行理念,如设置自行车道、步行道等,鼓励居民采用低碳出行方式。推动绿色建筑和生态城市的发展,通过增加绿色空间和改善公共设施,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福祉。
碳达峰碳中和的具体措施
优化产业结构与循环经济 发展循环经济:通过资源高效利用和废弃物循环利用减少碳排放,如推广绿色制造、发展低碳产业。淘汰高碳产业:逐步退出高耗能、高排放行业,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升级。加强碳汇与碳捕集技术 增加生态系统碳汇:保护和扩大森林、湿地等自然碳汇,提升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
工业结构调整: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使高能耗、高排放行业淘汰或转型。 建设高效低碳城市:通过推进绿色建筑和智慧城市建设,优化城市规划与布局,推动城市低碳化。 植树造林和土地利用变更:增加植树造林面积,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第一个阶段(2020年-2030年)是“碳中和”达峰阶段,主要任务是降低能源消费强度和碳排放强度,控制煤炭消费,大规模发展清洁能源,推动电动汽车对传统汽车的替代,倡导节能和引导消费者行为。

BIPV市场研究:光伏领域超级细分赛道,潜在规模万亿
之所以会受到市场资金追捧,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两会期间频繁提到的碳中和,BIPV刚好算得上碳中和的分支;二是来自于光伏龙头隆基股份的对建筑企业的一项收购。
BIPV概念:短期爆炒与长期空间概念背景: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是光伏产业衍生方向,资金从高位光伏板块流向产业链延伸领域。政策催化:地方试点加速推进,但市场尚未形成业务龙头,个体发展空间有限,建议避免过度追高。
延伸产业链抢占先机:在硅材料价格波动背景下,隆基通过向下延伸产业链(如制氢、BIPV),利用自身电池组件技术优势与规模效应,降低制氢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入股森特股份布局BIPV、成立隆基氢能,均体现其抢占光伏细分领域优势的决策。
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龙头股 隆基股份:光伏龙一,积极推广BIPV业务,收购森特布局BIPV市场,计划2024年BIPV规模达百亿。森特股份:从事绿色节能建筑材料领域,与隆基携手推动BIPV赛道发展,具备先发优势。拓日新能:从事光伏电站投资、运营和太阳能产品研发生产,积累光伏建筑设计经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