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一文读懂工商业储能!
- 2、电网调度自动化有哪些功能?
- 3、什么是台区微电网?
一文读懂工商业储能!
工商业储能多一体化建造,采用一体柜。工商业储能对系统控制的要求低于储能电站,部分PCS产品也具有BMS的功能。在EMS方面,工商业储能只需要设定充放电时间即可完成能量管理,功能性需求也低于储能电站。但是随着大工业用户的增多,工商业储能配备容量可以达到MW级以上,系统配置与储能电站基本一致。
工商业储能的三种商业模式 当前,工商业储能的商业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业主自投模式、合同能源管理(EMC)模式以及融资租赁模式。业主自投模式 业主自投模式,即工商业企业业主自己投资,自己受益,盈利渠道主要为峰谷套利。盈利方式:通过低电价时段充电,高电价时段放电,实现峰谷价差套利。
工商业储能的盈利模式多元,主要包括:峰谷价差套利:利用峰谷电价差异进行充放电操作,实现盈利。节省基本电费:通过储能系统的调节,减少高峰时段的用电,从而降低基本电费支出。参与电力现货市场:在电力现货市场中,储能系统可以作为灵活的电力资源参与交易,获取收益。
电网调度自动化有哪些功能?
. 信息共享与协同 多级调度协同:实现国调、省调、地调间的数据互通与指令协调。与EMS、DMS集成:与能量管理系统(EMS)、配电管理系统(DMS)联动,提升全网协同效率。电网调度自动化通过上述功能,显著提升了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减少停电风险)、经济性(降低运行成本)和环保性(促进新能源消纳),是智能电网(Smart Grid)和能源互联网发展的关键技术支撑。
降低损耗与节省能源:在电网安全监控的基础上,利用调度自动化的手段,实现电网的经济调度。这有助于降低损耗、节省能源,从而达到多发电、多供电的目的。安全分析与事故处理:增强调度自动化手段:通过增强调度自动化手段,实现电网运行的安全分析,提供事故处理对策和相应的监控手段。
实现经济调度:在保障电网安全的基础上,通过调度自动化的手段优化电网运行,降低损耗,节省能源,提高电网的发电和供电效率。安全分析和事故处理:增强调度自动化手段,对电网运行进行安全分析,提供事故处理对策和监控手段,防止事故发生,并在事故发生时及时处理,避免或减少损失。
能量管理系统(EMS)则涵盖了电力系统监控与控制所需的所有硬件和软件。它主要包括数据采集与监控(SCADA)、自动发电控制与经济调度控制(AGC/EDC)、电力系统状态估计与安全分析(SE/SA)以及调度员模拟培训(DTS)等核心模块。这些功能共同作用,确保电力系统的高效运行。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基本结构包括控制中心、主站系统、厂站端(RTU)和信息通道。根据系统功能的不同,可以进一步将其划分为信息采集和执行子系统、信息传输子系统、信息处理子系统和人机联系子系统。信息采集和执行子系统的主要任务是在各发电厂和变电所采集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各种实时信息。
在中压层级,主要手段是配置SVG(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对区域电网的功率因数进行动态调节,改善电压质量,支撑电网稳定。在低压层级,核心在于对逆变器的直接调控,通过光伏协议转换器,可远程向逆变器下发指令,调节其有功/无功输出功率。
什么是台区微电网?
台区微电网是针对配电变压器供电区域(即“台区”)设计的小型微电网系统。以下是关于台区微电网的详细解释:定义与概述台区微电网是以单个或多个配电台区为基础单元,整合分布式电源(如光伏、储能)、负荷、能量转换装置及智能控制系统的自治型电力网络。
创新示范:这是云南省内首次在台区应急供电场景中采用“微电网”模式,为山区保供电提供了创新方案。该系统的成功运行,为类似地区的电力供应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
供电稳定性提升台区微电网通过部署台区储能系统,能够在主电网故障时实现离网独立供电,从而保障偏远地区居民的基本生活用电需求。例如,瓦特电力在珠海担杆岛建设的风光柴储微电网,成功保障了海岛居民的生活和生产用电,显著提升了供电稳定性。
台区微电网:采用“自发自用,集中并网”的设计运行方式,实现分布式光伏的高效消纳,提升发电用电的能效和台区间功率互济的能力。同时解决分布式光伏给电网带来的台区重过载、三相不平衡、谐波、电压波动及闪变等电能质量问题。
实例分析:福建省南安市翔云镇台区组共享储能型微电网 福建省南安市翔云镇的台区组共享储能型微电网是一个典型的柔性直流互联微电网应用实例。该微电网通过应用交直流转换技术、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和智能融合终端等技术手段,实现了两个台区之间的柔直互联和灵活互济。
新能源高渗透台区电压治理 痛点:农村地区分布式光伏接入导致台区电压波动,反向送电可能引发设备过压风险。方案:配置台区储能系统平抑光伏出力波动,实现“自发自用+余电存储”。河南地区推荐的台区微电网模式,通过“光伏+储能”一体化改造,不仅保障了台区供电质量,还大大提高了光伏消纳率。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