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阳光电源:1年10倍之后,还是有空间
1、阳光电源:1年10倍之后,仍有增长空间 阳光电源作为去年市场上的大牛股,一年的涨幅超过10倍,其表现令人瞩目。以下是对阳光电源的分析,以探讨其未来是否仍有增长空间。逆变器领域的王者 阳光电源是光伏产业链中专注于逆变器生产的公司。逆变器是将光伏发电产生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的设备,是光伏发电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2、阳光电源未来增长空间很大,且当前估值具备投资价值。未来增长空间分析 光伏逆变器领域:阳光电源在该领域连续多年保持全球领先,2023年全球发货量达到130GW,市占率超过30%。
3、阳光电源2025年合理估值区间约为2540亿-2824亿元,对应股价105-158元。以下从不同估值方法及行业对比角度展开分析:基于净利润预测的PE估值机构预测阳光电源2025年归母净利润在126亿至142亿元之间。若以18-20倍市盈率估算,合理市值区间为2540亿-2824亿元,对应股价约为105-158元。
4、估值显著低估,修复空间大当前PE(TTM)为147倍(截至8月20日),远低于光伏设备行业平均PE(320倍)及中值(238倍);2025年预期PE仅5-5倍,低于行业均值(30-33倍)及可比公司(如德业股份189倍、晶盛机电133倍)。
5、阳光电源股价短期较难涨回180元,但长期具备一定上涨空间。截至2025年8月27日14:18,阳光电源报909元,要涨回180元存在较大挑战。从短期来看,市场分歧仍存,8月26日股价曾因H股发行计划担忧下跌45%,主力资金净流出119亿元,H股发行计划可能引发短期稀释担忧,影响市场情绪。

风力发电是如何储能的?
大型风力发电场的电能存储:直接并网:对于大型风力发电场,电能主要直接并网到变电站,随后通过电网进行分配和使用。这种方式不需要额外的电池储能系统,成本相对较低。抽水蓄能:另一种常见的大型储能方式是抽水蓄能,它利用电力在用电低谷时将水从低处抽到高处的水库,然后在用电高峰时放水发电。
发电站产生的电力无法直接储存。电力产生后,它会被立即输送到电网。不过,小型发电站,比如风力或太阳能发电站,可以通过使用大容量的蓄电池来储存电力。这样储存的电力可以随时利用,或者通过逆变器转换成市电电压后再利用。大容量的蓄电池阵列能够储存大量的电力。
风力发电与储能的结合 风力发电因其随机性和波动性,对储能技术提出了特殊要求。储能系统可以平滑风力发电的输出,减少因风力波动导致的电力供应不稳定。此外,储能还有助于提高风电的并网性能,降低弃风率。风电储能技术的创新 为了提高风力发电的可靠性和可预测性,出现了如数字孪生和远程监控等新技术。
盘点:RCEP强力助推光伏升腾,全球“碳中和”目标将更快实现
1、同理,以可再生能源为主导的碳中和目标市场布局,日本光伏市场在未来同样具有巨大潜力,中国企业也有望因自贸协定在交易过程中获利。 新西兰已经完成碳中和目标立法,澳大利亚还未提出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目标或碳价的方案,但于今年9月表示,计划未来十年内在能源技术方面投资180亿澳元以减少碳排放。
2、新能源发展:新能源装机容量将突破15亿千瓦,碳排放强度较2005年下降70%,为实现碳中和目标奠定坚实基础。政策支撑与改革 财政与货币协同:赤字率将控制在3%以内,专项债发行规模约4万亿元,MLF(中期借贷便利)利率维持稳定,为经济提供必要的流动性支持。
3、东盟国家可能进一步向中国靠拢,RCEP框架下的零关税机制将增强中国—东盟产业链整合,削弱美国“印太经济框架”的影响力。气候议题合作倒退 中美在新能源领域的关税战将推迟全球碳中和进程,美国对中国风电涡轮机加税,其本土项目成本上升,可能无法实现清洁能源占比目标。
4、新能源产品:受全球碳中和政策和能源危机驱动,新能源产品如光伏组件、储能电池等需求持续增长。中国在全球新能源领域具有显著优势,尤其是光伏组件占全球70%份额。目标市场包括欧洲、东南亚、拉美等地,利润率可达20%-35%。储能电池:家庭储能需求在欧洲等地爆发,中国拥有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供应链优势企业。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